PP阻燃剂企业与工程塑料研究院成立技术联盟 共破低烟改性技术壁垒

来源: 时间:2025-04-29 11:37:15 浏览次数:

为应对全球环保法规升级与市场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爆发式增长,国内领先的PP阻燃剂企业与国家工程塑料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协议,成立“低烟环保阻燃材料联合创新中心”。双方将围绕PP基材料的低烟改性技术展开深度攻关,目标3年内实现烟密度降低50%、阻燃效率提升30%,赋能新能源汽车、光伏设备等高端领域安全升级

为应对全球环保法规升级与市场对高性能材料需求的爆发式增长,国内领先的PP阻燃剂企业与国家工程塑料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协议,成立“低烟环保阻燃材料联合创新中心”。双方将围绕PP基材料的低烟改性技术展开深度攻关,目标3年内实现烟密度降低50%、阻燃效率提升30%,赋能新能源汽车、光伏设备等高端领域安全升级。

一、政策倒逼+产业升级:低烟阻燃技术成破局关键

据《中国塑料加工业绿色发展白皮书》数据,2023年国内PP阻燃材料市场规模超120亿元,但高端低烟产品仍依赖进口。欧盟新规(EN 45545-2)及国内GB 8624-2012标准对材料烟毒性、燃烧滴落物提出严苛要求,传统PP阻燃剂烟密度高(DS>400)、易产生熔滴的缺陷成为行业“卡脖子”难题。此次联盟整合企业产业化能力与研究院基础研发优势,聚焦“低烟、高效、环境友好”三大目标,推动PP阻燃材料国产替代进程。

二、技术攻坚:三大创新路径破解低烟难题

多维度协同阻燃体系:
开发磷-氮-金属氢氧化物三元复合阻燃剂,通过气相阻燃(捕捉自由基)与凝聚相阻燃(促进成炭)协同作用,使PP材料通过UL94 V-0级测试(1.5mm厚度),烟密度等级(SDR)降至25以下,较传统产品降低60%。

纳米级表面修饰技术:
采用硅烷偶联剂对阻燃剂颗粒进行表面改性,提升其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,阻燃剂添加量减少20%的同时,材料抗拉强度保持率超85%,解决低烟与力学性能难以兼顾的痛点。

智能抑烟助剂开发:
引入蒙脱土/碳纳米管杂化材料作为烟抑制剂,在燃烧时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吸附烟尘颗粒,CO释放量降低至50mg/g(国标要求≤150mg/g),大幅提升火灾逃生安全性。

三、合作模式:产学研闭环加速技术落地

人才互通:研究院派驻博士团队入驻企业实验室,联合培养20名材料改性工程师;

设备共享:共建阻燃-烟毒双测试平台,集成锥形量热仪(CONE)、热重-红外联用(TG-FTIR)等高端设备,检测效率提升40%;

场景验证:首批技术成果将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支架与光伏接线盒外壳,通过ISO 5659-2烟毒性测试及GB/T 2408垂直燃烧认证,2024年内实现量产。

四、行业声音:协同创新打开增长空间
“联盟的成立标志着PP阻燃材料从‘单一性能竞争’转向‘系统解决方案竞争’。”国家工程塑料研究院院长表示,“双方已规划5项行业标准草案,未来将通过技术授权模式推动产业链整体升级。”

五、未来规划:从低烟PP到全材料生态布局

联盟二期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低碳阻燃材料中试基地,重点开发,再生PP低烟母粒:将废旧汽车保险杠回收料与创新阻燃体系结合,碳足迹减少60%;

智能阻燃涂层:基于温敏变色材料开发火灾预警PP薄膜,实现“感知-阻燃”一体化。

服务咨询热线159-2020-8700/王小姐

地 址: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汉孟公路南侧光化创业园1号车间
  • 二维码
    微信二维码
  • 二维码
    手机网站
版权所有 © 湖北长辉新材料有限公司  [粤ICP备0000000号]
*本站相关网页素材及相关资源均来源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速告知,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*

电话

联系电话

159-2020-8700/王小姐

微信

微信二维码

微信二维码

手机网站

手机网站

顶部

咨询